
图片
2025大吉
NEW YEAR
图片
图片
图片
真正的功夫修炼,不仅需要外在的努力,更需要内在的领悟。只有将“求”与“悟”结合起来,才能达到功夫的至臻境界。无论是学习、工作还是生活,在勤奋努力的同时,更要注重内心的觉醒和领悟!
图片
关注武宗
学
天下武功
图片
图片
导引术 动静内外调·延年益寿高
图片
图片
以武学打开世界·智者不匹夫 武者无懦夫
这套功法一共十二个动作,从头到尾别管呼吸,也别老想着气怎么走,就跟着动作慢慢来。特别适合那些上岁数的人,尤其是感觉头重脚轻、脚下没根的。现在就把这十二个动作掰开揉碎了说个明白。
一、预备式
练法简单得很,就跟平时站那儿发呆差不多。两脚分开,跟肩膀一样宽,脚尖别外八字也别内八字,就自然朝前。下巴往里收一点儿,别昂着脑袋像个大公鸡。眼睛别瞪那么大,垂下来看鼻尖儿能瞧见就行。舌头尖儿轻轻顶着上牙床子后边,别使劲,就搭在那儿。两只手跟面条似的垂在大腿外侧,胳膊肘别绷着,膝盖稍微弯那么一点儿,别跟站军姿似的笔直。全身从上到下放空,脑子里别想今儿中午吃啥、明儿股票涨不涨,就愣神儿似的站那么一分钟。呼吸别管,爱咋喘咋喘。这一分钟就是让身体从忙活事儿的状态里头缓过来,跟电脑重启似的,但别真关机。
二、大鹏展翅
预备式站舒坦了,接下来就跟要飞似的。两条胳膊从身子两边慢慢往上抬,手心朝下,抬到跟肩膀一般高的时候,手指头往下耷拉,手腕子那儿形成一个弯儿,胳膊肘也往下沉,整个手臂别挺着,要有弧度。紧接着,手指头往上一翘,同时俩脚后跟离地,就靠前脚掌扒着地,身子重量全压在前脚掌上。这会儿两条胳膊朝着斜上方四十五度角缓缓伸出去,伸到最大限度了再慢慢往下落。落到跟肩膀平的时候,脚后跟落地。接着胳膊继续往下走,腿也跟着往下蹲,蹲个三十到四十五度,差不多就是半蹲,两个膝盖头儿都快碰上了。手呢,就落在膝盖外侧。这一套动作,起来落下算一次,得做三遍。
做这个动作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脚跟离地的时候身子往后仰,跟要摔倒似的。得记着,身子始终是垂直的,不前倾不后仰,就靠脚前掌抓地那个劲儿保持平衡。胳膊伸出去的时候别跟木棍似的,要有弹性,像弹簧。膝盖蹲下去的时候别往前跪,脚尖别超过膝盖头儿。为啥要做三遍?因为第一遍身体还没醒透,第二遍才找到感觉,第三遍才算真到位了。
三、仙人指路
从大鹏展翅最后一蹲的姿势开始,两只手从膝盖外侧转过来,一前一后平着伸出去,左手在前头,右手在后头,手心都朝下。脸别动,眼睛看正前方。等两个胳膊抬到跟肩膀一样高了,右手开始往上举,同时往后转,左手往下落,同时往前转。右手转到脑袋右上方,手指头直愣愣指向天的时候,左手正好转到身体左侧,手指头指着地。然后左手继续往后转着往下落,右手继续往前转着往上升,就这么来回倒腾。
关键是腰得跟着动,以腰当轴心,两个胳膊始终保持在一条直线上,就跟拿根看不见的棍儿把两手穿起来似的。做这个的时候,腰别僵着,要像个转盘似的左右转。很多初学者腰不动,光胳膊忙活,那就成了广播体操了。腰一动,整个脊柱都活了,身上的大筋小筋都跟着舒展。这个动作不讲究做几遍,就左右来回转,转到腰热了就行。
四、拨云见日
仙人指路练到右手在上、左手在下的时候,就该拨云见日了。左手掌心斜着朝右上方,像托着个盘子似的往上走,托到最高点了,用腰带着身子往左转,把左手从右边划拉到左边。同时右手落下来,放在身体右侧。接着左手落到左下方了,右手掌心斜着朝左上方上托,托到最高点了,腰再往右转,把右手从左边划拉回右边。左右各做两次。
这个动作得慢,跟慢动作回放似的。手往上托的时候,想象真有朵云在头顶,拿手给拨开,让太阳露出来。腰的转动是关键,手是跟着腰走的,不是手自个儿瞎划拉。做快了就跟赶苍蝇似的,没效果。很多大爷大妈一做快,腰就不转了,光手臂甩,那跟扇扇子没区别。得记着,腰是发动机,手是方向盘,发动机不转,方向盘再转也是白搭。
五、醉仙行步
接上式,两条腿半蹲成马步,差不多四十五度。左手掌心斜着朝右前下方,从上往下在右肩膀头儿前面运掌下行,同时腰往左转,带着左手从右往左划拉到左膝盖外侧。左手往下走的时候,右手往上举。接着右手掌心斜着朝左前下方,腰往右转,带着右手从左往右划拉到右膝盖外侧,右手走的时候,左手往上举。
整个过程上半身必须正直,别东倒西歪,眼睛看正前方。左右各做一次算一组,得做四组。这个动作名字听着像喝醉,但身子骨不能真晃悠。关键是马步要稳,跟在地上扎了根似的。腰转动的时候,臀部别跟着扭,就跟坐转椅上似的,上身转,下身稳。很多人做的时候身子跟着手晃,跟跳秧歌似的,那就错了。为啥叫醉仙?因为看起来飘飘然,但里头有根主心骨,外松内紧。
六、白鹤飞翔
醉仙行步做完了,以脚后跟为轴,先转右脚再转左脚,整个身子往右转九十度。转过来以后,两个手掌心朝前,胳膊向左右前上方旋出去探,同时俩脚后跟离地,靠前脚掌扒地,身子往前倾斜大概六十五度,跟要起飞似的。两个巴掌往前上方开展到最大限度了,再翻掌心朝下,两个巴掌往下飘落,上身也跟着直起来,往后坐,屈膝四十五度,脚跟着地。等巴掌下落到膝盖外侧了,再以脚后跟为轴,先转左脚再转右脚,往左转,重复刚才那套动作。左右各做两次。
这个动作最容易摔跟头。身子往前倾的时候,前脚掌得使劲扒地,十个脚趾头像鹰爪似的抠着地面。胳膊往外探的时候,后背要有撑劲儿,不能塌腰。很多人一做往前倾,腰就软了,肚子往前鼓,那就跟虾米似的。还有的人脚后跟一离地,身子就往前栽,那叫真摔,不叫飞翔。得找到那种仙鹤要起飞但还没飞起来的那股子悬劲。
七、拨转璇玑
白鹤飞翔做到最后,两个巴掌下落到跟肩膀一样高的时候,双掌相对,距离比肩膀稍微宽点儿,像抱着个大球。以腰为轴,上身从左往右转,下边腿别动,转到最大限度了,再往反方向转,左右转两次。这球是虚的,但抱着得跟真的似的,胳膊得圆,不能直挺挺。腰转的时候,球好像跟着转,但球本身不变形。
这个动作的妙处在于不动腿,光动上身,把腰给活泛开。很多中老年人的腰跟铁板似的,就是因为平时光动腿不动腰。拨转璇玑就是专门拧腰的,但拧得柔和,不暴力。做的时候别憋气,自然呼吸。有的人抱着抱着,胳膊就酸了,那是肩膀没放松,劲儿使在肩膀上了。劲儿得在腰上,胳膊是跟着腰走的,跟吊在腰上的两根绳子似的。
八、炼石补天
接上式,身子往前弯,弯到跟地面平行,差不多九十度。双手下探到右脚前边,然后手掌转个方向朝右,用腰带着两条胳膊,从下往上、从左往右,逆时针划一个大圈,划到最高点了,脸朝天,掌心朝上。接着再转着俯身,让双手下探到左脚。然后双掌心朝左,以左脚为起点,用腰带着胳膊顺时针划个大圈,再俯身探到右脚。左右各做两次。
这个动作名字听着像女娲补天,其实就是把腰当轴,胳膊当绳子,在地上画圆。关键在腰得带动胳膊,不是胳膊自个儿瞎抡。很多人一弯腰,腰就僵了,光胳膊画圈,腰不动,那就成了风车。还有的画的圈不圆,跟鸡蛋似的,那是腰的转动不均匀。得慢慢找那个圆劲儿,跟用圆规画图似的,一笔下来,溜溜圆。身子往后仰的时候,别闪了腰,得控制着,跟弹簧压缩到极限又慢慢松开似的。
九、玉女穿梭
炼石补天做完了,身子转正,左胳膊弯曲,掌心朝下,右手五个手指头并拢,掌心朝上,从左胳膊外头穿出去,往前、往右、往后划个弧,经过头顶百会穴,曲肘落在右侧,掌心朝下。接着左手的五个手指头并拢,掌心朝上,从右胳膊外头穿出去,往前、往左、往后划弧,经过百会穴,曲肘落在左侧。左右各做两次。
这个动作看着花哨,其实跟织布机上的梭子似的,穿来穿去。关键是两手交叉的时候,别打架,得顺着劲儿走。百会穴在头顶正中央,手经过的时候,想象给头顶挠挠痒痒,但别真碰上。很多人做的时候,手在脑袋顶上乱划拉,跟抓虱子似的,那就没意境了。得轻柔,像风拂过水面。胳膊肘落下的时候,别砸肩膀,得飘着落,跟树叶落下来似的。
十、五龙翻江
玉女穿梭完了,身子右转九十度,右腿往前迈一步,成右弓步,左腿在后头蹬直。同时两只手五指并拢,左手掌从胳肢窝下边插到后腰部,右手掌沿着身体右侧,弯腰向下,再往上抬,同时上身往后仰,让右手对着脸,距离十厘米。接着以脚后跟为轴,身子转一百八十度,变成左弓步,右掌从胳肢窝插到后腰,左掌沿着身体左侧,弯腰向下再往上抬,上身往后仰,左手对着脸。左右各做两次。
这个动作劲最大,也最累人。弓步要稳,前腿弓,后腿蹬,跟射箭似的。插到后腰的手,别真捅自个儿,就做个意思,手背贴着腰就行。往上抬的手,别伸直,得弯着,肘别僵。身子往后仰的时候,腰得控制着,别仰过劲儿躺下了。很多人弓步不稳,前后晃动,跟站独木桥似的,那得把步子再开大点儿,重心压低。还有的人往后仰的时候,脖子往前伸,跟乌龟探头似的,那得记着下巴内含,脖子后劲要足。
十一、气贯须弥
五龙翻江做完了,转体九十度,两脚又平行了,跟肩膀一样宽。两只手掌心朝上,从身子两边往上平举,举到头顶了,两手掌指尖碰一块儿,掌心中间留点空,对着头顶百会穴。然后双掌往下压,沿着耳朵两边下来,同时屈膝四十五度成马步。胳膊再左右上举,重复刚才的动作,一共做两次。
这个动作的关键在掌心对准百会穴的时候,别真按脑袋上,就悬着,像给头顶撑把伞。往下压的时候,想象有股水从头顶往下流,顺着耳朵两边流到脚底。马步要稳,别晃。很多人指尖碰到一块儿就死死扣住,跟扳手腕似的,那是错的。指尖碰指尖,轻得跟蝴蝶落花儿上似的,别使劲。掌心留的空隙,差不多能塞个乒乓球。
十二、真气归原
最后一式,双掌从两边举到头顶,变成双掌并列,掌心朝后,沿着眼睛往下移,再让两个中指对着,掌心朝下,一直降到小肚子那儿,再转掌心朝上,心静下来,自然站直,就算完事儿了。
这个动作是收尾,别草草了事。手掌沿着眼睛往下走的时候,眼睛可以轻轻闭上,感受手掌的温度。降到小肚子了,掌心朝上,想象肚子里头有个小火苗,暖烘烘的。最后站直了,别马上就走开,站个十几秒,让身体记住这个感觉。就跟蒸馒头,火关了还得闷一会儿才熟透。
这十二个动作从头到尾,不讲究呼吸怎么吐纳,也不讲究意念怎么引导,就是让你专心做动作。为啥?因为动作做对了,呼吸和意念自然就跟着对了。要是一开始就顾呼吸又顾意念,跟一心三用似的,啥也练不好。这套功全线都是环周运动,胳膊腿儿画圆,腰画圆,身子也画圆。圆的东西最省力,也最养人。跟车轮似的,转起来顺畅,不蹩劲儿。
特别适合老年人,尤其是那些感觉头重脚轻、脚下没根的。为啥?因为这套功下边动作多,蹲、转、抓地,把下半身的劲儿练结实了。上半身呢?松、柔、转,不较劲。这么一练,身体的重心就往下走了,上头轻快了,下头稳当了,自然就不头重脚轻了。
练功的时间,早上晚上都行,找个空气新鲜、没风的地方。别在穿堂风里练,跟站在风口上喝风似的,容易着凉。也别吃饱了练,更别饿着肚子练,饭后一小时再动弹。刚开始别贪多,一套下来十来分钟,慢慢熟练了,二十来分钟搞定。别强撑着做,做不动了歇会儿,循序渐进。
效果怎么验证?别整那些虚的。练上一个来月,自个儿感觉精神头儿足了,吃饭香了,睡觉踏实了,原先那些腰酸腿疼、头晕眼花的毛病轻快了,那就是见效了。别老想着练成什么高人,能身体舒坦、少去医院,比啥都强。
说到底,这功就是让老百姓都能练的一套养生法。不神秘,不复杂,别给自己设那么多条条框框。站那儿,动起来,圆溜点儿,柔和点儿,坚持练,比啥都强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中国十大股票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